解析掃描型分光光度計的光吸收定律
掃描型分光光度計是將成分復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。不同的光源都有其*的發(fā)射光譜,因此可采用不同的發(fā)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。儀器符合朗伯-比爾(Lambert-beer)光吸收定律:
A=-lgT=εb c;
A:吸光度,又稱光密度“O.D”。
T:透光度,T=I/I。
I。: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強;
I:為透過吸收池的光強。
ε:摩爾吸光系數(shù)或克分子吸光系數(shù)。
b:樣品光程(cm),通常使用1.0cm的吸收地,b=1cm。
C:樣品濃度(mol/L)。
由上式可以看出:吸光度A與物質(zhì)的吸光系數(shù)“ε”和物質(zhì)的濃度“C”成正比。
摩爾吸光系數(shù)是物質(zhì)對某波長的光的吸收能力的量度。ε越大,吸收光的能力越強,相應的分光度法測定的靈敏度就越高。ε值越大,說明電子躍遷的幾率大,通常ε=10-105:一般認為ε>104為強吸收;ε=103-104為較強吸收;ε<102為弱吸收,此時分光光度法不靈敏。因為通常使用掃描型分光光度計可檢測出的小吸光度A=0.001,所以,當b=1cm,ε=105時,可檢測的溶液小濃度是C=10-8 mol/L。
常用的吸光系數(shù)還有一種百分吸光系數(shù),即在某一波長下,溶液濃度為1%(W/V),液層厚度b=1cm時的吸光度,以E1%λmax表示。